微信即时交流
原文标题:抗日女英雄黄宝豫
原创:程鸣
原载:一鸣文苑
发表时间:2023-06-22
今年是出生在徽州古歙西乡西溪南竦塘尾村的抗日女英雄黄宝豫烈士诞生100周年,谨撰此文纪念之。
黄宝豫(1923-1945):小名“爱弟”。参加革命斗争后,曾化名“王行”、“黄晟”、“黄行素”(本文统一使用原名“黄宝豫”),是徽州古歙西乡西溪南竦塘尾(今徽州区西溪南镇竦塘村)人。
黄宝豫自幼跟随在父亲黄吉泰身边。她父亲黄吉泰在上海与人合伙开办丝厂,将家安在上海虹口。
黄宝豫6岁时进入幼儿园,接受启蒙教育。7岁时,进入上海新闸路培德里小学学习,接受正规的小学教育。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为了转移国际视线,并图谋侵占中国东部沿海富庶区域。
1932年1月28日午夜,日本海军第一遣外舰队司令盐泽幸一指挥海军陆战队分三路突袭上海闸北,驻守上海的中国军队第十九路军在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指挥下奋起抵抗,给日军以迎头痛击。日军对我军阵地及民宅、商店狂轰滥炸,发动了四次总攻,都均遭败绩。蒋光鼐指挥中国军队在闸北、江湾、吴淞、曹家桥、浏河、八字桥一带展开了多次战役,日军先后四次更换主帅,死伤近万人。
1932年2月14日,蒋介石命令由前首都警卫军87、88师和教导总队组成第五军,以张治中为军长增援十九路军参战。
1932年3月初,由于日军偷袭浏河登陆,中国军队被迫退守第二道防线。
1932年3月3日,日军司令官根据其参谋总长的电示,发表停战声明。
同日,国联决议中日双方下令停战。24日,在英领署举行正式停战会议。5月5日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
其时,黄宝豫10岁,正上到小学三年级。受“一•二八”日本侵华战争影响,她父亲黄吉泰与人合资在上海开设的豫丰、安豫两个小丝厂都遭受浩劫而停产倒闭,甚至连在虹口的住房也被炸毁。
黄宝豫父亲黄吉泰迫不得已带着妻儿老小一家七口人从上海逃难,回到老家徽州西溪南竦塘尾,靠仅有的一点积蓄,租了几间房屋,过着清贫的生活。
回到老家后,少年黄宝豫进入了家乡西溪南崇文小学初小四年级继续读书。
在学校里,黄宝豫刻苦学习,勤奋努力,学业优异,深得老师的喜爱与赞许。
聪慧活泼的黄宝豫兴趣广泛,爱好颇多。她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课外文艺活动,歌咏、跳舞、表演话剧等活动现场都活跃着她的美丽的身影。
小学毕业后,经过努力,14岁的黄宝豫顺利考入了徽州师范学校。
当时,日本侵略者的铁蹄正长驱直入,蹂躏中华大地,上海、南京相继沦陷。
黄宝豫在徽州师范学校就读时一面刻苦读书,一面关心时局。
从繁华时尚的上海回到偏于一隅的皖南徽州乡村,想到山河广阔而美丽的祖国正在遭受日寇铁蹄蹂躏,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深受苦难,忧国忧民的少年黄宝豫心潮难平、满腔悲愤,不断地思考着:国家和民族的出路在哪里?家庭和自己的出路又在哪里?
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后,根据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当局达成的协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方8省边界13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被改编为新四军。
1938年2月15日,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致电新四军,指出:目前最有利的发展地区是江苏境内的茅山山脉,即以溧阳、溧水地区为中心,向着南京、镇江、丹阳、金坛、宜兴、长兴、广德线上之敌作战,建立根据地,扩大新四军基地。
据此,新四军各支队陆续向皖南、皖中集中。1938年3~4月,新四军第1、第2、第3支队先后集结到皖南徽州歙县岩寺地区进行整训。新四军军部也由南昌移驻西溪南附近的岩寺镇。
军长叶挺和第一支队长陈毅等经常出入于岩寺附近的学校、医院和社会上层人士中间,开展抗日统一战线工作。
军政治部的战地服务团,也时常在镇上及周围村庄宣传演出,一时间,许多抗日歌曲、戏剧在山村传唱演出,振奋人心。
黄宝豫经常挤在人群中,踮起脚尖观看新四军战地服务团的宣传抗日文艺演出,聆听各种宣传抗日演讲,学唱抗日救国歌曲,从中懂得了革命道理,萌发了强烈的革命斗争热情,并积极投身到学校开展的各项抗日救亡活动之中。很快,黄宝豫就成为当时抗日剧团的主角和街头墙报宣传的积极分子。
除参加学校歌咏队和话剧队的抗日演出外,黄宝豫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广大同学和年轻人出街头墙报、演活报剧,深入到西溪南及附近的石桥、琶村、竦塘尾、竹鹊坞等村庄宣传演出,唤醒当地广大民众的爱国心,激发当地广大民众的抗日救亡热情。
黄宝豫还从学校地下党组织借来马列主义小册子,如饥似渴地学习,从中寻求革命真理。
这时,当地一批有觉悟的青年在党的领导下组织起来,成立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队”),在广大进步青年中开展了工作。黄宝豫在国民党统治的迷雾中,觉得有一颗红星照亮了自己前进的道路。
1938年春夏之际,中共歙县县委的吴立奇同志介绍黄宝豫参加了“民先队”,并根据中共歙县县委的指示,由黄宝豫承担起徽州师范“民先队”的组织领导工作。6月,中共徽州中心县委成立。11月,经中心县委妇女部长王宇介绍,黄宝豫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黄宝豫更是一步一个脚印地践行着自己的入党誓言。
当时党组织交给黄宝豫的任务是,在徽州师范学校及歙县西乡一带的青年和妇女中开展抗日宣传活动,团结积极分子,为建党打好基础。
1939年春天,黄宝豫转到位于休宁县隆阜(今屯溪区隆阜)的“安徽省立第四女子中学”就读。
在“省立四女中”学习期间,黄宝豫按照上级党组织的指示,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努力贯彻党的政治主张,认真执行党的各项决定,积极开展党的地下工作,采取公开与秘密相结合的斗争方式,有效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和教育进步青年,提高他们为民族解放而斗争的觉悟和决心,鼓动学生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对国民党当局的消极抗日、限制青年参加抗日活动等行为进行了坚决斗争,扩大了党在学生中的影响,打开了徽州青年学生抗日救亡运动的崭新局面,引导了一批青年女同学走上革命道路……她不仅努力在同学中发展新党员,扩大党的力量,而且还在“省立四女中”建立了地下党支部。党组织任命黄宝豫担任“省立四女中”支部书记,程端念担任宣传委员,吴如玉担任组织委员。
国民党顽固派掀起反共高潮后,黄宝豫由于中共党员身份暴露,党组织将她调离“省立四女中”,调往歙县县委专职搞党务工作。不久,又调任徽州中心县委妇女部长。期间,她根据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的情况,怀着满腔的革命热情深入到歙县和绩溪山区,访贫问苦,广泛联络贫苦农民,宣传党的抗日主张。
在绩溪,黄宝豫参加了绩溪县民众总动员委员会青年工作团工作,组建了青年工作团党团。当时绩溪青年工作团党团有4名党员,黄宝豫担任了青年工作团党团书记。
在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大风大浪中,年轻的黄宝豫逐渐形成了坚毅、刚强的性格。
而这年农历8月,黄宝豫的母亲病故,她怀着巨大的悲痛匆匆回家办理母亲的后事。深夜,她十分依恋地望着过早衰老的父亲和幼小的弟妹,心里一阵酸楚,泪水忍不住流了下来。身为长女,她多么不忍心告别家园,离开亲人,可自己是一名革命战士,必须听从党的召唤,在国破家亡的关头,怎能留恋家庭而离开战斗岗位?一阵深思过后,她觉得应该马上重返战斗岗位,为了开导父亲和弟妹,也向他们告辞,临行前,黄宝豫觉得有必要给他们留下一封信,于是迅速从抽屉中拿出一本旧练习本,撕下一页,在上面奋笔疾书:
亲爱的爸爸!亲爱的弟弟妹妹!
我们的家,正是屋漏又逢连夜雨,家中的困难可想而知。但你们一定要知道,在敌人的铁蹄下,我们家只是千万个不幸家庭中的一个,若不打倒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买办资产阶级,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正是为了要拯救我们的家庭,拯救我们的中华民族,我只得忍痛离开你们……爸爸,请原谅我吧,家庭的负担有劳你了!弟弟妹妹们,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吧!待到红旗招展之日,再见吧!……
黄宝豫留下这封信后,又在母亲的衣箱里拣了几件衣服,在天亮之前悄悄走出了家门,直奔绩溪山区。谁知这封信,后来竟成了黄宝豫留给亲人的遗书,她和亲人就这样永别了。
1940年初,徽州地区的反动势力更加猖獗,国民党反动派的反共气焰更为嚣张,徽州局势日趋险恶。
1940年5月,党中央向东南局发出指示,提出要在国民党统治区实行“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工作方针,反对急躁冒进,对凡有被捕杀危险的公开或半公开干部,应转移到其他地区继续工作。
徽州的斗争形势持续恶化,不断有特务跟踪黄宝豫。1940年8月,黄宝豫被转移到浙江金衢特委工作。
途经浙江淳安时,黄宝豫想起了自己敬重而又牵挂的家乡大哥哥吴立奇。吴立奇是黄宝豫的西溪南老乡,又是黄宝豫在家乡的地下党领导人,且是从上海大都市回来,与黄宝豫有着同样的都市浪漫。吴立奇英俊潇洒,又有着很强的地下工作经验。数月前,吴立奇已调任在浙江淳(安)遂(安)工委任书记。于是,黄宝豫在途中与大哥哥吴立奇见了面……
黄宝豫到金衢特委报到后,立即进入当时特委在兰溪举办的第一期党员学习班,改名“王行”。在党员学习班,黄宝豫是全班年纪最轻的一个,但举止老练、沉着,又十分活跃,接受能力强,反应敏捷,思考问题冷静,勇于提出问题,有一定的马列主义理论基础,是全班学习的佼佼者。
由于形势不断恶化,党的工作由以合法斗争为主转入以地下斗争为主,黄宝豫深感自己肩上的历史责任,毫无畏惧地、积极地投入了斗争。
学习结束后,黄宝豫到义乌县委接任宣传部长。当时义乌局势正在恶化,黄宝豫新来乍到,人生地疏,更是困难重重。但黄宝豫“初生牛犊不畏虎”,毫不畏惧,大胆积极地开展工作。不久,调任金华县委宣传部长。同年冬天,又调任金衢特委机关。黄宝豫善于理论联系实际,敢于批评与自我批评,同志们给她以“小钢炮”的爱称。
1941年春,“皖南事变”后不久,黄宝豫受命到由中共浙江省委文委领导、战时儿童保育会浙江分会主办的《浙江妇女》杂志社担任编辑工作。黄宝豫接手《浙江妇女》编辑工作后,针对杂志的现状,提出了不少中肯的建议,这给编辑部同志留下了深刻印象。
主编秦秋谷后来回忆说:“王行同志年纪很小,谈吐却很老练、深刻,有条不紊。”“她的意见,是代表一个方面(指共产党)的。”“她的谈吐,给我印象很深刻,对我们当时的工作帮助很大,至今未能忘怀。”
1941年冬,国民党反动派又一次掀起反动高潮,局势更加恶化,金衢特委遭到破坏,黄宝豫等奉命撤至苏北盐阜区根据地工作。
1942年,浙东抗日民主根据地建立后,需要大批党、政、军干部,黄宝豫又奉命和王平夷等于1943年春从苏北返回浙江。
回到浙江后,黄宝豫分配在金(华)义(乌)浦(江)游击区,起初担任义西区特别支部书记。后来,义西区改名金东区,她担任中共金义浦县委委员兼金东区委书记。
当时,中共金义浦县委决定:建立武装,开展游击战争,保护群众利益,打击敌伪顽匪的反动气焰。
为贯彻县委积极开展武装斗争的指示,黄宝豫组织农民自卫队,一边生产,一边拿起土枪土炮,巡逻、放哨、送情报,工作十分活跃。另外,还拉起了一支有二三十人脱产的区中队,成为当地一支有力的抗日武装。
在艰苦卓绝的烽火岁月,和敌人多次较量,黄宝豫凭借她的勇敢、机智,曾多次克制敌人,化险为夷。
1943年秋的一天,黄宝豫率区中队在崇义乡下童一带活动。凌晨,一队日军摸到了下童附近的黄山,黄宝豫迅速命令部队掩埋了枪支,沉着果断地率部突围。突围中,她听到前方有敌人的皮鞋声,凭借弥漫的晨雾,黄宝豫迅速地滚进路旁的南瓜棚,机智脱险。当时区委一班人都很佩服黄宝豫的斗争经验和水平。在金萧地委的一次扩大会上,黄宝豫作了经验介绍,受到地委表扬。
黄宝豫与王平夷这对革命战友在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活动中擦出了爱情的火花,结成革命的伴侣。婚后的黄宝豫,也碰到了生儿育女与尖锐复杂的战争环境的矛盾。
1944年5月,黄宝豫调任诸义东县委委员兼义北区委书记。此时,黄宝豫的第一个女儿出世。为了斗争的需要,孩子刚满月,黄宝豫便把女儿寄托在老乡家里,毅然只身回到战斗岗位。
为了革命工作的需要,为了避免再次怀孕影响工作,黄宝豫向组织上要求,暂时和爱人王平夷同志分开,调到诸(暨)义(乌)东(阳)地区工作……然而,老天爷没有眷顾她,她唯一的女儿因脑膜炎缺医少药而夭折。黄宝豫凭着坚强的革命意志,将悲痛深深地埋藏在心底。
为了革命的事业,黄宝豫毅然牺牲个人一切。同年年底,她又奉命调往浙东区党委党校学习,又一次改名“黄行素”,大有我行我素的独立女性的觉醒。
在党校学习期间,黄宝豫和同志们一起认真学习马列主义著作、听辅导报告、写心得体会。他们出墙报、演出文娱节目,还上山砍柴,过着艰苦而愉快的战斗生活。黄宝豫在学习班里显得非常活跃,矮小矫捷的身体逐渐胖了起来,同志们都亲昵地喊她“小皮球”。
1945年5、6月间,党中央根据抗战形势发展的需要,指示迅速发展江南敌后根据地,以加速日本侵略者的灭亡。
为使四明与金萧两个游击区联成一片,浙东区党委决定由高阜平(高扬,戈兵)等10多人组成“绍嵊办事处”,开辟绍嵊新区。
1945年6月下旬,黄宝豫和同志们在“曹娥江水慢慢涨”的欢歌笑声中踏上了新的征程,来到了与嵊县交界的汤浦。
很快,绍嵊县工委建立,黄宝豫担任工委委员,负责宣传工作。在第一次县工委会议讨论工作计划时,黄宝豫拿出一张小纸,汇报了一个全面、细致的工委宣传工作计划。在第二次工委会上,地委黄知真同志宣布黄宝豫兼任三界区委书记。
三界区是一个斗争形势异常复杂的地区。敌顽部队虽已撤退到边缘山区,但时常有小股匪徒流窜到平原地区抢粮、征税、骚扰。
同时,因敌伪的社会基础尚未摧毁,群众中担心“变天”的思想仍很严重,基础相对薄弱。黄宝豫心中只装着革命,无所畏惧地打起背包,带着区里的干部和五支队的一小队战士,来到陌生的三界区。
黄宝豫到三界不到两个月,就以满腔的革命热情、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在群众中树立起了威信,当地群众都亲昵地叫她“黄指导员”。在工作中,黄宝豫总是把困难、艰巨的任务留给自已,把较为安全、较少困难的工作布置给别人,全区同志对地都很钦佩。
当时,区委设在长桥村,他们以长桥为中心,大张旗鼓地宣传群众,发动群众,开展反敌伪抢粮、反苛捐杂税和减租减息运动,并在斗争中成立了农会和自卫队,培养了一批积极分子。附近的蒋镇、灵芝、四德、三界等乡村的十几个农民协会也纷纷建立,黄荆山、大董、溪头等村还建立了党支部。
在陈村的南面,有一个叫胡家岙的小山岙,是顽敌浙江保安团的活动地带,翻过山岙,就是浙江保安团的驻地。群众称这里是“阴阳界”。黄宝豫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决心在山岙里的西谢村建立一个哨卡。她多次冒险带着通讯员,来到这个山村一家一户地座谈,了解情况,发动群众。
1945年8月5日下午,天气格外闷热,乌云在天际翻滚,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
傍晚,黄宝豫在忙完陈村的工作之后,不顾同志们的劝阻,又拖着疲倦的身子带着通讯员来到西谢。
晚饭后,她接连找了几个积极分子谈心。雨,哗哗下个不停;天,变得一团漆黑。黄宝豫不得不临时改变主意,决定和通讯员借宿在村中一个思想开明的保长家里。
不料,该村土匪赵小毛得知黄宝豫的行踪后,勾结特务连夜潜入村中。
半夜一时许,黄宝豫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原来是两个化装成我军侦察员的浙江保安团特务,前来了解我军情况。起初,黄宝豫一听是自己的同志,便热情地接待了他们。
大约三时光景,这两个特务又带来了三个人,诈请黄宝豫去部队。问答之间,黄宝豫发现疑点,拒不前往,并对他们进行抗日救国的宣传教育。凶狠的特务见骗局被戳穿,便掏枪威逼恫吓,黄宝豫毫不畏惧。
这时,黄宝豫清醒地意识到:履行入党誓言、为党的事业献身的时刻到了。她预感到事情严重,难以脱身,便义正辞严地痛斥匪徒的卑鄙行径。
面对身强力壮的暴徒,黄宝豫大喊大叫,痛骂敌人,以死相拼,想借此拖延时间,以便驻在附近的我军和民兵赶来营救。
五个特务原本为了抓个活的女共产党员回去领赏,一时还不想杀死她,只是连推带搡地把黄宝豫拖往山那边的浙江保安团驻地,黄宝豫拼力抗争。
到鸡叫三遍、东方欲晓时,五个彪形大汉才将黄宝豫拉出村子数百米远。
看见黎明将临,又怕附近的游击队赶来营救,五个特务感到实在没有办法,又怕时间一长,游击队赶到,自己难以逃命,便在慌乱中举起罪恶的手枪,朝黄宝豫的胸膛连开两枪后仓惶逃走。骇人的枪声,划破了黎明前的黑暗。
等到我军和民兵听到枪声赶到时,年轻而英勇的黄宝豫已为民族的独立自由解放而流尽了最后一滴鲜血。
黄宝豫的生命之花就这样永远定格在了二十二岁。
黄宝豫这位徽州大地养育出的优秀儿女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一腔鲜血践行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谱写了一曲动人的生命之歌。
如今,黄宝豫这位徽州优秀儿女虽然长眠于浙江嵊县大地上,但是她的斗争精神和英勇事迹却永远在曾经到处留下她战斗足迹的家乡徽州尤其是屯溪、歙县和绩溪等地传颂着。安徽徽州人民和浙江绍兴人民永远怀念她!
作者简介:
程鸣,大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黄山市徽商文化研究会秘书长,黄山市徽文化研究会理事,黄山市程朱理学研究会理事,屯溪区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理事、《星火屯溪》编辑。